数学之家

标题: 苏步青 [打印本页]

作者: mmyyxx    时间: 2008-8-6 14:36
标题: 苏步青
苏步青
 
谷超豪 李大潜
 
    苏步青 1902年9月23日诞生于浙江省平阳县.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微分几何、数学教育、计算几何.

    苏步青是我国近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专长微分几何.在仿射曲面理论、射影曲线的一般理论、曲面的射影微分几何理论、共轭网的射影理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和曲线的仿射理论在几何外型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创立的微分几何学派,在国内外均有影响.从1927年开始,他共著有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多部.现为复旦大学数学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并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中国数学会名誉理事长、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一)
 
    1902年9月23日,苏步青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带溪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靠种地为生,童年的苏步青学会做些辅助劳动,割草、喂猪、放牛等活儿都干过.
    苏步青从小就喜欢读书,但由于家庭贫寒,不能上学.每当放牛回家路过村上私塾,他总要凑上去偷听一阵.他还自己找书看,“水浒”、“聊斋”、“左传”,都不止读过一遍.父亲眼看儿子如此好学,终于决定勒紧腰带送他上学.9岁那年,父亲挑上一担米当学费,带着他走了100多里的山路,进了平阳县第一小学当了插班生.
    平阳县的语言很复杂,他的家乡讲闽南话,而县城讲温州话,差距甚大.再加上从山沟里来到县城,苏步青样样感到新鲜,整天玩耍,以致期末考试时,在全班32人中排名倒数第一.
    第二年,离家乡10多里的水头镇,办起了一所中心小学,苏步青就转到那里求学.虽然语言不成问题,但因家庭贫穷而被老师看不起,甚至遭到有意刁难.有一次,苏步青写了一篇很有特色的作文,老师先是怀疑他抄来的,后来查清是他自己写的,仍给他批了“差”等,严重伤害了苏步青的自尊心.他以不听课、尽情玩耍表示抗议,结果,这学年他的成绩又是倒数第一名.
    新学年开始,班级调来了一位叫陈玉峰的老师.他发现这小孩挺聪明,就是贪玩,还有受委屈的情绪,就找他谈话:“父母用劳动的血汗供你读书,你却不用功念书,这样做对得起父母吗?”老师还启发他说:“个人的前途要自己去争取.我看你的资质不差,又能吃苦,只要努力学习,一定会成为有用的人材……”陈老师的话触动了他.由此他渐渐振奋起来,决心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从此他发愤读书.为了看懂《东周列国志》,他步行几十里山路,向人家借来《康熙字典》.假日,他回家照样去放牛,骑在牛背上一首一首地背诵《唐诗三百首》.这学年结束,他的成绩名列全班第一.此后,苏步青在求学期间,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名.
    1914年,苏步青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旧四年制的浙江省第十中学,也就是现今温州一中的前身.这时,他已能把“左传”背熟.由于他博览群书,在同学中获得了“文人”的雅号.苏步青自己也暗下决心,将来当个历史学家、文学家.
    一个人专业的选择,常常会受到某种偶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初中二年级时,学校聘来了一位留学日本归国的杨老师,他对苏步青说:“你的历史和文学都学得挺好,但我发现,你学数学更有发展前途,今后多钻研钻研数学.”他听后不免有些动心.起更大影响的,还是“五四”运动前一段时期“科学救国”精神对青年的感召.在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苏步青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管酷暑隆冬,霜晨晓月,苏步青用心看书、思考、解题.为了证明“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两直角”这一定理,他采用了大同小异的20种方法,写成一篇论文,被送到浙江省的一个学生作业展览会上展览.那年,苏步青才15岁,当时的校长洪彦远兼教平面几何,看到苏步青勤奋好学,才思过人,十分器重.洪在调往教育部任职之前,特地对苏步青说:“我就要调离学校了,你毕业后可到日本留学,我一定资助你.”
 
(二)
 
    四年中学生活很快结束了.毕业时,苏步青的几门功课都好,数学成绩尤为突出.1919年7月,年满17岁的苏步青在洪的资助下,登上了从上海开往日本的轮船.他回忆当年的情景,曾写下《外滩夜归》的诗句:“渡头轻雨洒平沙,十里梧桐绿万家.犹记当时停泊处,少年负笈梦荣华.”
    在日本,苏步青先进东亚日语补习学校学习了一个月,后由熟人介绍住进私人家庭出租的房间,拜房东大娘为师.早上,苏步青跟她一起去菜场买菜,练习日语会话;晚上听他读报、讲故事,自己预习功课,度过了紧张的100天.
    1920年2月,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招考了.按规定,考生应在3小时内做完24道题目.可是监考员的挂表分针只绕了一圈,苏步青就交了卷.接着,他又用日语巧妙地回答了主考老师的提问,终于战胜了众多的对手被学校录取.一般留学者到日本起码要花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才有希望进东京高等工业学校,而苏步青创造了3个月通过考试的新纪录.在该校电机系,他学习成绩优异,拿到三次奖学金,获得免交学费和书籍费的待遇,也为外国人接受该校奖学金开创了先例.
    1923年9月1日,东京发生了8级以上的大地震,学校和宿舍全部被震塌.衣物、书籍、笔记被大火焚烧殆尽.苏步青从灾难中逃生.这场浩劫成了他求学道路上的转折点.经过一番努力,他以两门课200分的成绩名列90名考生之第一,是唯一被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录取的中国学生.
    22岁那年,苏步青进入该校深造.那时国内军阀混战,公费不寄了.除了数学系主任林鹤一给予一定资助外,苏步青利用课余时间,为《东北数学杂志》当校对员,还送牛奶、报纸,到一位医科教授家为其儿子辅导数学,担任图书馆管理员等,用每月50元的收入维持生活.后来林主任让出自己的一门课给苏步青上.此事在教授会审议时遭到反对.由于林主任一再坚持才获得通过.当时曾有报纸载文惊叹:“并非帝国臣民,却当了帝国大学的讲师.”苏步青克服困难,坚持3年直到毕业.
    在老师的指引下,苏步青进步很快.他不满足于学习知识,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跨进科学研究的领域.上3年级时,他写出第一篇数学论文——《关于费开特的一个定理的注记》,发表在日本学士院纪要上.当时,学生的论文发表在这刊物上几乎没有,况且作者又是一位年青的中国学生,在全校引起了轰动.
    1927年3月底,苏步青大学毕业了.4月,他直接升入同一大学研究院当研究生.每年,他除了暑期到外地旅行半个月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钻研微分几何.指导教师窪田忠彦对他要求非常严格.每周检查一次,要求苏步青向他汇报学习情况,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想法.这种指导方法,给苏步青创造了独立思考、研究的良好条件.有一次遇到一道难题,他一时解不出来,就去向田窪求教.教授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说:“你去翻查沙尔门·菲德拉的《解析几何》吧.”这是一部巨著,有3大本,近2千页.苏步青一面埋怨老师不给自己具体指导,一面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啃这部书.两年后,他终于把这部巨著念完了.这时他对窪田教授充满感激之情.因为这套书不但解决了他遇到的问题,而且使他掌握了终生有用的基础知识,也培养了独立钻研的能力.
    又有一次,窪田先生请苏步青看一篇自己的论文《关于一个轨道》.论文讨论5次代数曲面,苏步青花了几个晚上,试用别的方法重新计算,结果5次项系数被消掉,将窪田的论文全部改写,两人共同署名发表.这件事给苏步青一个启发:探索图形的结构时,解析的计算太麻烦,能否用几何的构造方法呢?此后,他的一个重要研究工作,就是将这一基本思想实现出来,于是收获了一大批成果,其中如“苏步青锥面”,成了整个仿射微分几何曲面论的核心.陈省身称,1928年至1940年,是苏步青数学研究工作中的“黄金时代”.苏步青总结当年工作的《仿射微分几何》一书,1982年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美国同行看到20年代苏步青就已做出如此经典性的工作,惊羡不已.
    仙台的春天姗姗来迟.春雨过后,千万株樱花突然一齐开放,到处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早晨,苏步青正在宿舍里写一篇关于曲线、曲面研究的论文.他的老同学、老朋友茅诚司来了,后面跟着两个姑娘:一个是茅诚司的未婚妻,另一位未见过面.茅诚司把后者介绍给苏步青说:“这位是松本米子小姐.”结识后,他们从筝曲谈到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从中国的书法、茶经,谈到日本的书道、茶道、花道,越谈越投机.假日里,他们来到东京,漫步在西郊的井之上公园,谈理想,谈人生,计划着未来.1928年,在松本教授的支持下结成眷侣.第二年他们有了女儿.苏夫人勤劳贤慧,在中国度过了56个春秋,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国籍.她终生担负着抚育子女、照顾丈夫、料理家务的重担,保证了苏步青事业上的成功.
    1931年1月,根据日本国学术委员会的指示,苏步青把自己这几年获得的研究成果,写成200多页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提交学术委员会评审.2月底,他的论文通过答辩,苏步青被授予日本理学博士学位.这是在日本获得这个学位的第二个外国人(第一个是我国数学界另一位前驱陈建功教授).他从1928年到1948年所撰写的41篇仿射微分几何和射影微分几何方面的研究论文,陆续发表在日本、英国、美国、意大利的数学刊物上,自成一家言(参照《日本数学近百年史》第一卷,1983年).国际数学界把他称作“东方国度上升起的灿烂的数学明星”.
 
(三)
 
    1931年初,苏步青荣获理学博士学位的消息在报上刊出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以及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聘书接踵而来.苏步青一一谢绝,选择了条件较差的浙江大学.因为他与陈建功有约在先,学成后一起到浙大去,花上20年时间,把数学系办成世界第一流的数学系,为祖国培养人才.当时,陈建功已回国担任了浙江大学的系主任,正等待苏步青到来.
    苏步青在日本的亲友、同学、老师纷纷前来挽留.东北帝国大学表示愿意为他保留半年的职位,如果回国后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回来复职.但是,在暮春三月,苏步青还是回到了阔别12年的故土.车窗外碧绿的稻田,金黄的菜花,水上的白帆,岸边的牧童,都唤起他对家乡的无限情思.
    一到浙江大学,他便满腔热情地投入了工作.当是国内的条件很差,学校常常发不出工资,一欠薪就是4个月.苏步青连本人生活都难以维持,要靠哥哥接济.所以,到了第5个月便想离开浙大.代理校长邵裴子赴南京向政府讨经费匆匆赶回后,听说苏步青要走,便对他说:“你走不得,你是我们的宝贝!”邵裴子多方设法为苏步青筹集赴日接眷的路费.暑假里,苏步青把在日本的家属接回祖国.
    在浙江大学安顿好后,苏步青登台讲课,他和陈建功开设了多门近代数学的基础课程,从教学和科研出发,开设数学讨论班,这在中国也是一种首创.讨论班要求极其严格,报告前必须认真阅读文献,仔细验算,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见解,进行讨论.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理解上,老师、同学就严加追问,弄得下不了台.这种严格的要求,为学生今后的研究和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课余,陈建功和苏步青却很活跃.在送旧迎新的“吃酒会”上,陈建功唱绍兴家乡戏“ 龙虎斗”,苏步青用法语唱“马赛曲”.春秋假日,他们带领学生一起登山远游.师生之间亲密无间,既严肃,又融洽.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苏步青在数学史上还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担任《中国数学会学报》的总编辑.1935年7月25日至27日,中国数学会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上通过的会章确定中国数学会“以谋数学之进步及其普及为宗旨”,决定创办专门与普及两种刊物:《中国数学会学报》、《数学杂志》.学报于1936年创刊,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本数学杂志.它的问世,预示着我国数学发展的一个新时期的开始.由于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这本颇具生机的数学刊物只出版了两卷就夭折了,一直到全国解放,都未能复刊.苏步青教授每回想起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心情总是难以平静.
 
(四)
 
    正当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好局面时,抗日战争爆发了.一群群侵略者的飞机飞临杭州上空,炸弹在人间天堂里爆炸.浙大师生酝酿学校内迁.
    这时,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再次聘请苏步青去该校任数学教授,各种待遇从优;岳父松本先生病危,要他们火速去仙台见最后一面.一封封电报送到苏步青手中,他们夫妇最后还是决定留在中国.苏步青把刚刚分娩的妻子、孩子送到平阳乡间避难,然后只身返回浙大西迁的队伍,辗转跋涉5000里,最后到达贵州遵义和湄潭,建立起临时校舍.暑期里,苏步青又返回平阳,把妻儿接到湄潭,与生物学家罗宗洛一家同住在一所破庙里.
    当时中国政府军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丧,后方经济崩溃,物价飞涨,大学教授靠工资也难糊口.苏步青孩子多,薪水全拿来买米也不够吃.地瓜干蘸盐巴,吃了好几个月.竺可桢校长很关心他家生活,指令学校为苏步青在附中念书的两个儿子供饭.由于营养不良,苏步青的一个小儿子出世不久就夭折了.
    生活上的困难日甚一日,但浙江大学的教学、科研活动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晚上,苏步青把一盏烟熏火燎的桐油灯摆在菩萨的香案上,看书写作.《射影曲线概论》一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写成的.
    在西迁途中,有一天日寇飞机空袭,为了躲警报,苏步青把手下的4个年青人带到一个山洞里.他说:“山洞虽小,但数学的天地是广阔的.现在,数学讨论班照常进行.”这4位年青人,如今都成了卓有成就的数学教授:张素诚,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白正国,杭州大学数学系教授;吴祖基,郑州大学数学系教授;熊全治,美国里海大学数学系教授.1944年11月,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参观了浙江大学数学系和理学院,连声称赞道:“你们这里是东方的剑桥,值得看的东西太多了.”
    在这艰难岁月,苏步青的研究继续突飞猛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这段时期里,苏步青主要的贡献在射影微分几何学方面.他用富有几何意味的构图来建立一般射影曲线的基本理论.1954年出版的《射影曲线概论》一书,综述了这一理论.苏步青对于射影曲面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内容很丰富,不仅发展了一般的理论,而且深入地研究了许多重要类型的曲面和共轭网,得出非常有意义的几何构图.特别在闭拉普拉斯序列和构图(T4)方面.苏步青研究了周期为4的拉普拉斯序列.他研究一种有特殊意义的情况,要求它们的对角线构成一个可分层偶.这种序列被称为“苏链”.1964年出版的专著《射影曲面概论》,就是这方面的总结.
    笛卡尔说过:“数学的结果如果能用几何图形表示出来,它就能深深地印到人们的脑海里去.”微分几何是以数学分析为工具研究空间形式性质,特别是研究光滑曲线、曲面性质的数学分科,尤其需要做到这一点.但过去的研究停留在公式推导上,看不出结果的几何构造.苏步青匠心独运,把研究结果表示为引人入胜的几何构图,开辟了微分几何研究的新生面,建立了一系列新理论.
    1976年美国数学代表团访华回国后,在总结中指出,浙江大学曾建立了“以苏步青为首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享有世界声誉的德国数学家布拉须盖是苏步青导师窪田留学德国时的同学.在苏步青发表了创造性的“构造性微分几何”之后,他曾于1934年在汉堡对中国留学生曾炯说:“苏步青是东方第一个几何学家!”
    数学家陈省身最欣赏苏步青的工作是:利用几何图形奇点的特性来表现整个图形的不变量.搞局部微分几何的学者,往往把奇点扔掉;苏步青的工作则恰恰是从奇点发掘隐藏着的特征,窥一斑以知全豹,思维方法堪称独特.陈省身为苏步青《微分几何五讲》英译本写序,序中赞道:这是“一本优秀的书,总结了优美的工作成果,而这些工作的大部分是在一个美丽的城市(杭州)完成的”.
 
(五)
 
    抗战胜利,浙江大学迁回杭州,一向信奉“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苏步青,卷入了**斗争的漩涡.
    1947年10月,浙大学生会主席于子三被杀害,引起社会各界的震怒.正在南京要经费的浙大教授会主席苏步青听到这一消息,立即发电报回校,发动全校教师罢教一天,表示抗议.回校后,他收到了恐吓信.但是苏步青无所畏惧,他的心和学生们一起跳动.
    1948年,浙大学生运动蓬勃发展,竺可帧校长和进步学生恳请苏步青出任训导长.苏步青知道,进步教授费巩出任训导长后被害,自己再当训导长意味着什么?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优秀学生被开除学籍,投进监狱,惨遭杀害,就再也顾不上个人安危,慨然允诺竺校长和进步学生的要求,承担起保护学生的责任.1949年初的一天,谷超豪来到苏步青家中.他是苏步青最喜欢的学生,浙大学生会负责人之一、中共地下党员.他把学生会营救被捕学生的要求告诉老师,希望他能运用自己的声望予以支持.第二天,苏步青亲自到国民党省党部、警察局,在保释书上签字画押,把被捕的学生领回学校.这些学生出狱后,有的加入游击队,有的投奔解放区.
    就在这段时期内,苏步青的第一本专著《微分几何学》于1948年由正中书局出版.这是他唯一在旧中国出版的一本书.在浙江大学任教期间,苏步青讲授微分几何学前后达16年之久.《微分几何学》这本书是他长期从事教学的结晶.他既担任教学,又从事科学研究.为了备好课,他总是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写进教材,比如,1928年世界上的某些新成果,已被写进1931年的讲义中去.1947年,陈省身看了这部讲义稿,就称赞他的工作很有意义,还写了《微分几何学》英文介绍,其中谈到:这是一本少有的微分几何教材,它对培养数学人才必将发挥很大的作用.1985年,有几位美籍华裔科学家到上海,曾谈起他们在台湾上学时,用过苏步青的《微分几何学》当教材,对他们进入微分几何领域很起作用.前几年,国家教委几何拓扑教材编审组决定再版该书,由文言文改为语体文,将旧符号改为现代通用的符号,于1988年出版了新版.
 
(六)
 
    1949年春节,苏步青接到一张地下党以“中共杭州市工委”的名义寄来的贺年卡,向他“恭贺新禧”,便悄悄地问谷超豪.谷说:“共产党对教师、医师、工程师都很器重,不用怕.”苏步青眼前一亮:中国的数学事业会有希望的.就在国民党退离杭州前夕,派人送了2张飞台湾的机票到苏步青家中.他不为所动,却同浙大师生一起等候解放.
    杭州解放后的1949年6月3日,苏步青接到通知,邀请他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自然科学家代表大会筹备会.7月14日,周恩来在中南海,以统战部长的身份,为苏步青等10几位科学家斟葡萄美酒.在此后的十多年间,苏步青受周总理单独或集体接见,不下30次.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苏步青来到上海市复旦大学.这一年他正满50岁.
    苏步青加速步伐,向微分几何领域的深度和广度进军.1956年,他获得新中国第一次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嘉奖他在“K展空间微分几何学”方面的论著,同时也奖励他多年来在“一般度量空间几何学”和“射影空间曲线微分几何学”上的成就.K展空间是4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学科,第一个研究它的是美国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道格拉斯.抗战胜利前夕,苏步青从一卷显微镜胶片中了解到这一新成就,立即全力以赴投入广义空间的探讨.1945年他发表第一篇这方面的论文,发展了K展空间的理论,并纠正了道格拉斯的一个错误.解放后,他又连续完成了10几篇论文,在国际上获得相当影响.
    1956年,苏步青参加科学家代表团访日归来,尚未洗尘,就被陈毅市长电话召去,在现今的上海展览馆,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说:“我们欢迎数学,社会主义需要数学.”
    50年代后期,苏步青应用外微分形式法于高维射影空间的共轭网理论,得到一系列新颖而深入的成果,已总结成专著《射影共轭网概论》.
    解放前,他教了18年书,总共培养了百把个学生.解放后,他先后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等.仅在数学系,平均每年培养的毕业生就超过100人.学校推广他的治学经验,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学术专著,这一切都使他信服: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1959年3月,苏步青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迄至60年代中期,苏步青的学术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他已出版的专著中,还有《一般空间的微分几何学》、《现代微分几何学概论》等,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
 
(七)
 
    在“文革”中,已60多岁的苏步青也遭到了劫难.他被关进复旦大学学生宿舍3号楼的一间小屋,失去了人身自由.
    1968年9月5日,复旦大学有过一次全校性的突击大抄家,教师无一例外.有人从苏步青的书橱里翻出一本从日本寄来的微分几何杂志,要他老实交待“里通外国”的罪行.事后,他再也按奈不住满腔的怒火,挥毫写道:“幼爱聊斋听说书,长经世故渐生疏.老来尝尽风霜味,始信人间有鬼狐.”
    时间推移至1972年,苏步青在遭批斗之后,被勒令到江南造船厂接受“批判”、“再教育”.然而,工人们却对苏步青的特殊品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苏步青逐渐与工人、技术员交上朋友.一天,苏步青到船体放样车间跟班劳动,了解到他们工作的艰辛,决心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船体放样改革.船体放样的关键问题是船艏(shǒu,船的前端或前部)曲线的光顺问题.苏步青从理论上提出数学条件,可用以判别有无多余的拐点,并提供一种措施来消灭这种拐点,从而为造船工业作出了贡献.这项科研成果,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荣获重大科技成果奖.
    在这项工作的基础上,苏步青和他的学生刘鼎元,把代数曲线论中的仿射不变量方法,首创性地引入计算几何学科.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在数学放样的基础上,把工作扩大到一个“计算机辅助船体建造系统”,包括数学放样、外板展开、结构展开、几何语言、钢板套料、数控冷弯、数控切割等功能模块.目前还在同整个企业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相连接,从而缩短船体建造的周期,提高船体建造的质量,节省材料和工时消耗.在出口贸易中,极大地增强了竞争能力,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研究相结合,使苏步青在数学研究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他深信,数学研究为建设服务,坚持数年必有成效.到了1983年,一项专用于设计汽车车身外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又通过了专家的技术鉴定.
    最近几年,他们又把计算几何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开发建筑、服装、内燃机等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中去,取得了成功.这种系统通过电脑,把那些款式新颖的服装、美丽多姿的建筑物、形状复杂的机械零件迅速地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设计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以修改,从中取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他和刘鼎元合写的专著《计算几何》,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并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获得国际声誉.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八)
 
    早在浙江大学任教时,苏步青就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在他和陈建功教授的悉心培养下,浙江大学数学系培养的106个毕业生中,已有28人担任过高等院校数学系和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主要负责人.有4人于198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苏步青培养人才以严格著称.在选苗时,他很注意学生的治学态度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1947年谷超豪在浙江大学数学系学习时,数学才能日益显露出来.苏步青为了考察他的独立思考能力,把一篇高难度的数学论文交给谷超豪,要他在一个月内读懂.后来他又指引谷超豪从事K展空间的研究,并建议他去苏联进修和研究李-嘉当拟群.胡和生教授也是苏步青精心培育出来的,她在微分几何领域中的成就,在国内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苏步青对我国数学和教育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创办了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多年.他创办了国际性数学杂志《数学年刊》,担任主编,使这杂志争取到很好的评价.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1977年邓小平召集的座谈会上,苏步青提出了在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许多建议,他的恢复研究生制度的倡仪,很快得到实现,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苏步青长期养成的严谨学风,也是感人至深的.1978年8月20日,一场数十年罕见的暴风雨袭击上海市.复旦大学校园水深过膝,苏步青还是按约冒雨涉水准时参加科学报告会.1983年春节,苏步青退居二线,荣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从1984年起,他连续3次为中学教师举办数学讲座.为了取得良好效果,他自编教材,并在复旦大学数学系部分高年级学生中进行两次试讲,然后对教材作补充修改.听课的教师对苏步青教授精心组织教学非常感动,这时他已年逾八旬.
    1987年9月23日,是苏步青85岁寿辰,该年恰值他执教、从事科学研究60周年.复旦大学和上海数学会举行科学报告会,祝贺他6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他的学生、上海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谷超豪教授说:“苏老是国际上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他对仿射微分几何和射影微分几何的高水平工作,至今在国际数学界占着无可争辩的地位.苏老对我国数学学科的建设建立了功勋,他在浙大、复旦为创建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呕心沥血.他为我国文教事业的改革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在,苏老已届九十高龄,他身体健康,精神抖擞,仍然一如既往地把全部时间投身于业务活动和社会工作,继续为教育、为数学事业、为团结人民献出全部力量.
作者: mmyyxx    时间: 2008-8-6 14:44
苏步青爷爷给我们学校提的校训:“志存高远,自强不息!”
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人,苏步青爷爷都是如此。
新一代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和奋斗,为祖国的强大而不断前进!




欢迎光临 数学之家 (http://www.2math.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