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全淹1910年生于江西省新建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共有兄弟姐妹5人,他排行第二.
父亲本是秀才,在晚清废科举办学校之后,又进了省立的高等学堂,学的是理科.那所学堂后来改成一所中学时,他刚毕业,就留下来当了教师,教中文与数学.他对人诚恳,朋友很多,在亲友中声誉极好.由于受到新旧双重教育,他的学识广博;又因生活动荡,世道艰辛,使他见多识广,这一切都为他的儿女们幼时思想的成长,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民国初叶,时局动荡不安,他的教书生涯也很不稳定,常常失业.虽然有时家里穷得几乎揭不开锅,他却不着急,而且安贫乐道,有时还爱写几首诗.兹录其除夕诗一首如下:
残留滴檐端,朔风郁林薄.
耕田乏衣食,岁晏何所乐.
儿多苦为累,母老躬操作.
挑灯读汉书,细把梅花嚼.这首诗正反映了他乐天的性格.对子女的教育,他很有见地.常对子女说:“贫时不必急求富,贱时不必急争贵,要好好读书,要好好做人.”对子女的求学,他全力支持;再困难,卖东西、借债,也要送孩子上学.
在这个和睦的家庭里也发生过一次真正的悲剧,这就是熊全淹的大哥的早逝.他大哥从小就特别用功,酷爱古文与数学,常常彻夜读书.小学毕业时就编有“算术难题三百问”一书.这书对熊家影响很大,亲弟妹4人都曾熟读;不仅如此,堂兄弟们也读.据熊全淹的堂弟讲,他在台湾升到少将军衔,曾经多次升层考试;数学的考试,几乎总是满分,这和当年他曾熟读那本“三百问”密切相关.大哥爱读古书,受其影响,全淹也读了不少,至今他还能背诵秦、西汉等史论.因为家里穷,兄弟二人都上中学时,很长一段时间没中饭吃.大哥从高二起就生病.后来才查出是肺结核,三年后就去世了,死时才刚28岁.除了“三百问”,他还编了一本“陶渊明年谱”,两书都在抗战期间散失.提起大哥,熊全淹至今仍悲痛不已.熊全淹全家,个个读书都很用功,都有相当成就.三弟熊全治早年留学美国,专攻微分几何,现任美国里海大学教授,他主编的《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是微分几何的唯一国际性杂志,行销各国,很有影响.四弟熊全滋学工,多年来在美国任工程师,对工程技术有独到之处.五妹熊全沫,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研究鱼类学,对鱼类同工酶方面的研究卓有成就(美国即将出版的生物学家传略中有较详的报道).
(二)
熊全淹的中学生活,正值北伐以后的岁月.那时,父亲经常失业.高中三年,就已吃不上中饭;考入武汉大学之后,家中就完全无法供给了.父亲失业,大哥生病,弟妹们都在读书,全家生活极为困难.当时的江西省政府,对赴外省上国立大学的学生有一点补助(江西没有国立大学),不论贫富,每人一学期45元.这笔钱只够一个学生生活费(包括回家路费)的大半.所缺部分,只好靠借贷解决.全淹上三年级时,三弟也已经进了浙江大学.那年暑假,两人回家后借到的钱仅够一个人开学用.哥哥先开学,返校时父亲让他把借到的钱带走了.为支付弟弟开学费用,只好卖掉家里一张床.高中与大学,前后七年,家里到底借了多少债,谁也说不清.父亲虽有一本帐,每笔借贷虽也都有详细记载.但天长日久,通货膨胀异常迅速,七年借贷的总数,绝不能用帐面记载的各笔借款的总数来估算了.后来,借的钱基本上没有还.一方面因抗战之后,亲友星散;另一方面因法币不断贬值,若按借数归还已毫无意义,还多了亲友也不受.当年亲友的借助,原来就是一种支持求学的馈赠.当年那个封面上有父亲手书的“与钱无缘,与人有缘”8个字的借贷帐本,现仍被熊全淹保存着,“受施不敢忘也”.后来待全淹工作了,父亲又找到了事做,全家困难便过去了.但每忆及那段穷日子,他们总是感慨万千,记忆犹新.
提到老师,熊全淹认为,他的业师中,影响他最大的有两位.一位是中学时的老师,傅种孙教授.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学问渊博,深受学生爱戴.熊全淹选学数学,与傅先生之关怀与诱导有很大关系.另一位是肖君绛教授,江西萍乡人,是我国介绍范·德·瓦尔登(B.L.Van der Waerden)《近世代数》的第一人,对近世代数与数论等方面在国内的发展,起了开拓作用.熊全淹专攻代数是受了肖先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