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8-31 17:38:18
|
只看该作者
笔者建议:本着科学性的原则,回避此类酸式盐溶液微粒浓度大小比较的问题为好。
6.化学电池电动势的影响因素
有人说:“化学电源的电动势,决定于电池内部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反应确定,就对应一定的电动势数值”。
笔者认为该说法在多数情况下是成立的,但不严密。
E = -ΔrGm/zF(z为电子转移数或电子计量数)
反应确定了,便有了确定的ΔrGm值。然而总反应是由正、负极上分别进行的还原、氧化反应构成的,在完成一定总反应的前提下,电极上的反应或可不同,电子转移数z不同,因此E或可不同。
举例:2Fe3+ + Fe = Fe2+设计成原电池,可有两种方案:
甲、负极:3Fe = 3Fe2+ + 6e-
正极:2Fe3+ + 6e- =2Fe
乙、负极:Fe = Fe2+ + 2e-
正极:2Fe3+ + 2e- = 2Fe2+
甲、乙总式相同,但甲中z=6,乙中z=2
故电动势和标准电动势皆不相同。提请大家注意掌握公式的全部涵义,不遗漏每个变量。
7.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
“平衡移动了平衡常数未必改变,但是平衡常数变了则平衡一定移动了”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
请让我慢慢给你交待一下平衡常数和平衡点的影响因素:
标准平衡常数Kθ取决于温度T、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标准化学势μθ和计量数ν ,而标准化学势μθ又取决于T和标准状态(并非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的选择。
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通常(忽略其他力场条件下)只是温度、压强和组成,这些与标准态的选定以及反应式中的计量数都无关。
因此,只有在确定了标准态和计量数的前提下,才可说平衡常数的改变必会引起平衡移动。
而只当改变温度,使标准化学势μθ也发生改变时,平衡常数才会改变。
故上述观点,不甚严密,半对半错,请注意区分。
8.浓硝酸和稀硝酸 ,哪个氧化性更强 ?
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
甲:浓硝酸和稀硝酸都能把铜氧化为Cu2+,但浓硝酸的产物是NO2,只得到一个电子就把铜氧化了,而稀硝酸的产物是NO ,得到3个电子,可见浓硫酸氧化性更强。
乙:从反应条件看,浓硝酸氧化铜不需要加热,反应就十分剧烈,而稀硝酸氧化铜需要加热才有明显反应,可见浓硝酸比稀硝酸氧化性强。
大家通常都会听到老师讲甲是错误的,氧化剂还原得到电子数的多少
不能说明氧化性的强弱,那么正确的解释是什么呢?乙是正确的吗?
请大家注意: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所概括的,是反应的方向性,是热力学问题,不是动力学问题。例如,铁可以置换铜: Fe +Cu2+ = Fe2+ + Cu,这说明,Fe的还原性比Cu的还原性强;Cu2+的氧化性比Fe2+的氧化性强。为建立定量标度,大学化学给出了极电势。
像上述以反应速度快慢来说明氧化剂还原剂强弱,正是一种错误逻辑。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电极电势的大小)是一个热力学问题,而反应快慢却是动力学问题,电动势大的反应,速率不一定快,甚至相反。例如氯水滴加到KBr-I2混合溶液中,先氧化I2为IO3-,而后氧化Br-为Br2。
我们查标准电极电势数据:
IO3-/I2为1.195 V , Br2/Br-为1.066 V
我们发现:IO3-的氧化性比Br2的氧化性强,按说应该先氧化Br-。
可是为什么Br-在I2之后被氧化呢?
这只能说是Br-的被氧化过程是慢的,受到动力学的限制。电动势大的反应,速率未必快,也可能较慢。
我所给出的解释是:浓硝酸还原成二氧化氮的速度太快,来不及发生进一步的反应,二氧化氮就逸出了体系。但也可作其他解释,例如,如果产生NO,可被浓硝酸进一步氧化为NO2。
当然不管怎样解释,都需要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对“解释”,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只有做了实验,才能作出判断,该不该信,该信多少。对于有些人提出的看似很能自圆其说的“科学解释”, 甚至说有“科学根据”,但并不给出实验根据,他们的“解释”究竟是否经得起实验的考验,不得而知。我们需要怀疑的精神。提出种种说法的人太多太多,而通过实验来证明的人太少太少。老死死抱住那些似是而非的解释不放,既不去做实验验证,也不在实验后提出新的理论,科学永远不会有新的发展。我们更需要实干的精神。实验的严密性、可靠性都要在实验前设计好,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和理论解释亦要严谨符合逻辑,否则会“出力不讨好”。我们还得有反思的思维习惯。 |
|